10月16日早間,大中礦業(001203)發布了關于全資子公司通過公開拍賣方式購買礦權資產的進展暨繳納拍賣價款的公告,近日,公司完成了四川省阿壩州加達鋰礦探礦權(以下簡稱“加達鋰礦”)全部拍賣價款的繳納,后續將安排專人負責推進證照手續,加快在規定時間內取得加達鋰礦探礦權證的進度。
追溯來看,2023年7月19日,大中礦業董事會全票通過了《關于全資子公司擬通過公開拍賣方式購買資產的議案》,同意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省大中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中新能源”)通過公開拍賣方式購買四川省阿壩州加達鋰礦探礦權(以下簡稱“加達鋰礦”)。8月13日,大中新能源以420,579萬元競拍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掛牌信息,此次加達鋰礦探礦權面積為21.2247平方公里,首次勘查出讓期限為5年,從勘查許可證有效期開始之日起算,掛牌起始價319萬元,成交價42.06億元,較起拍價升值超1317倍,報價次數11,307次。超42億天價鋰礦收入囊中,是否可信可行?8月29日,大中礦業召開2023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上述交易事項。
9月6日,大中新能源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簽訂了《探礦權出讓合同》,于9月15日收到國家稅務總局馬爾康市稅務局發來的繳款通知書,于10月13日按期完成全部拍賣價款的繳納。
大中礦業表示,公司按期繳納拍賣價款,資金來源于自有資金、股東借款及銀行貸款。此舉體現了公司進軍鋰礦實業的決心,符合公司拓展鋰礦新能源發展戰略,為公司開發加達鋰礦探礦、采選建設創造條件。
同時,大中礦業介紹,公司鐵礦業務處于行業景氣周期,隨著公司既定的鐵礦采選規模不斷擴大,可以為公司鋰礦建設提供良好的資金支持。本次繳納拍賣價款對公司當期業績不會產生較大影響。未來公司四川和湖南鋰礦產業的投產,可以較大地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大中礦業公告,8月13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省大中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420,579萬元成功競拍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勘查礦權。為便于屬地管理,并在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扎根發展鋰礦新能源業務,公司擬以自有資金30億元人民幣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設立全資子公司四川大中赫鋰業有限公司。
根據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化探隊編制的《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地質技術調查評價報告》,預測勘查區塊氧化鋰平均品位1.26%,礦石潛在資源量2,967萬噸至4,716萬噸,氧化鋰推斷資源量37萬噸至60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92萬噸至148萬噸),具備大-超大型鋰輝石礦產資源潛力。
除了上述鋰礦,4月11日,大中礦業還發布公告,公司為在湖南臨武落地鋰礦新能源產業,通過湖南大中赫鋰礦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中赫公司”)于2023年4月10日參加拍賣,以自有資金1,700萬元(不含相關稅費)取得廣州粵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粵泰”)和廣州新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郴州市城泰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郴州城泰”)80%的股權、以及廣州粵泰對郴州城泰的應收款5811.38萬元。
據悉,標的公司郴州城泰主要資產為其名下擁有的一宗探礦權,勘查項目名稱:湖南省臨武縣雞腳山礦區鎢錫多金屬礦詳查,勘查面積13.57km2。有效期限至2015年7月5日。
臨武縣雞腳山礦區為臨武縣三大含鋰花崗巖云母礦出露地表區域之一。根據大中礦業的初步地質調查,該礦權勘查面積較大,氧化鋰邊界品位超過0.2%的鋰礦資源量豐富,選礦回收率高,是發展鋰礦新能源的理想收購標的。最終地質成果還需進一步地質勘查。
近日,大中礦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通過拍賣的方式取得臨武縣雞腳山礦區含鋰多金屬礦產資源的控制權,擁有了建設碳酸鋰項目所需的鋰資源,現已在臨武當地圍繞雞腳山含鋰礦權進行探采選冶等相關工作,同時推進碳酸鋰項目生產建設所需的證照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