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城市十強研究報告(2023年)》,伊維新型儲能特色城市榜單研究內容為國內新型儲能產業的城市競爭力評價,研究選擇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城市經濟實力、新型儲能產業基礎、要素競爭能力、綠色發展水平四個一級指標為基礎,衍生出10個二級指標和35個三級指標,綜合評估城市新型儲能的產業競爭力。
伊維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型儲能產業城市十強研究報告(2023年)》的研究對象為全國(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秶鷥?93個地級市+7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4個直轄市,合計337個城市。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全國新型儲能產業布局的研究,伊維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城市榜單篩選了80個城市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評價。
伊維新型儲能特色城市十強榜的評價是對經濟、產業、資源、環境等多方面科學發展的綜合評價過程,保證評價體系的全面性、客觀性、科學性和權威性。因此,評價體系在對“量”的考量基礎上融入對“質”的關注,即考察各城市的經濟規模、發展水平、新型儲能的上游材料、制造環節以及下游應用市場空間等,也關注當地政府政策配套、園區建設、高??蒲袉挝毁Y源等方面的評價。通過對各個維度的分析和評價,提高評價結論的科學性和可信度。最終篩選出綜合得分前十的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城市,分別是江蘇常州、浙江寧波、廣東廣州、湖南長沙、廣東東莞、浙江杭州、安徽合肥、廣東惠州、遼寧大連和甘肅酒泉。
《報告》分析,國際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球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達45.7GW,年增長率80%,中國、歐洲和美國三者合計占全球市場的86%。中國和美國市場,以電源側、電網側儲能為主;歐洲市場,以戶用儲能為主,尤其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戶儲市場需求進一步攀升。
國內方面,進入十四五以來,國家及地方儲能政策密集出臺,有力地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青海、廣東、寧夏、山東、山西等24省市規劃了“十四五”期間新型儲能裝機目標,到2025年各省新型儲能裝機目標達到65.85GW,其中青海、甘肅、山西儲能規模最大,預計裝機6GW,山東、寧夏、內蒙古緊隨其后,預計裝機5GW。除此之外,浙江、河南、四川等地都將儲能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大力發展儲能產業鏈成為諸多省市2022年重頭戲。
伴隨著儲能產業集群的“遍地開花”,各地爭相搶占“中國儲能之都”的城市名片。山東泰安聚力打造千萬千瓦級“儲能之都”,全力構建富有泰安特色的新型多元儲能發展新格局。長沙在2023年喊出了打造“鈉電之都”的城市排位口號,專攻新型儲能材料。貴州市開陽縣富集優質的磷礦,在2022年提出未來五年全力打造“中國·儲能之都”。常州市提出打造“新能源之都”,并出臺《關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設的實施意見》,涉及十條“實招硬招”。
在我國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城市十強中,東部城市數量遙遙領先,包括常州、寧波、杭州、廣州、東莞、惠州六座城市。這得益于不少新能源龍頭企業如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均在華東地區布局生產基地,吸引上下游企業在周圍集聚,帶動附近城市逐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此外,由于出口是我國儲能產品一大重要銷售途徑,東部地區地理位置則更加有利于企業出海。
其中,常州力壓一線城市高居榜首。在政策支持力度上,常州排在全國城市前列,2023年以來,為助推儲能產業規?;瘧煤透哔|量發展,常州市/江蘇省先后出臺了《常州市推進新能源之都建設政策措施》、《關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設的實施意見》、《江蘇省發改委關于進一步做好光伏發電市場化并網項目配套調峰能力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和《江蘇省發改委關于加快推動我省新型儲能項目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鼓勵儲能領域企業在電源側、用戶側和電網側等場景應用,開展風光氫儲、風光火儲、光儲直柔、云儲能、共享儲能等新模式新業態應用。圍繞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常州在政策支持上落實了“產業政策30條”、“新能源之都10條”等;在人才招引上,實施“龍城英才計劃”“青春留?!庇媱?。目前,常州擁有生產及配套企業130余家,產業鏈完整度達97%,居全國首位。儲能電池產業方面,常州擁有江蘇時代、天輝鋰電、溧陽中科海鈉等儲能電池及配套生產企業。在氫能產業方面,正在加快建設常州氫灣。
分領域來看,常州在光伏產業鏈方面,覆蓋除多晶硅材料以外的所有生產制造環節:風能發電產業鏈方面涵蓋產業鏈上游的葉片( 夾層材料、結構膠、樹脂、增強纖維等),中游的風電主機 (發電機、輪轂、軸承、齒輪箱、涂料、控制系統等) ,下游的塔架以及風電運營商等環節;在儲能電池領域已擁有儲能電池及一批配套生產企業,包括正極、負極、隔膜、結構件、智能裝備等領域。
伊維經濟研究院介紹,此次發布的伊維新型儲能特色城市榜單指導意義在于客觀評價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城市的發展基礎與潛力,為地方政府打造產業集群、精準招商提供支撐,為產業鏈企業投資選址、產業布局提供參考。在《中國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城市十強研究報告(2023年)》中,伊維經濟研究院分別選取了常州、酒泉、廣州、大連、長沙5個代表性特色城市作為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典型案例研究,總結其發展經驗,以期為其他城市的產業發展提供借鑒。
目 錄
一、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特點及趨勢
(一)雙碳經濟持續推進,新型儲能前景廣闊
(二)多種技術百花齊放,商業模式逐步清晰
(三)政策標準日趨完善,產業化發展迎加速
(四)各路資本紛紛入場,企業競爭格局初顯
二、新型儲能產業城市區域發展特點
(一)海外市場率先爆發,全球區域競爭呈現新局面
(二)東部工業基礎雄厚,儲能產業鏈培養遙遙領先
(三)西部資源稟賦突出,發電側儲能具備先天優勢
(四)多地出臺儲能規劃,搶中國儲能之都城市名片
(五)產業鏈企業搶布局,最大程度利用好政府資源
三、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城市十強研究辦法
(一)研究對象
(二)評級指標的設計與選取
(三)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十強城市評價指標體系
(四)評價體系數據獲取方式及介紹
(五)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十強城市研究結論
四、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城市十強特點分析
(一)西北風光資源豐富,儲能發展空間大
(二)東部城市數量領先,產業集聚是關鍵
(三)新型儲能市場初啟,政府推動作用大
(四)龍頭企業積極布局,產業鏈帶動明顯
五、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城市典型案例研究
(一)依托政策支持——常州
(二)依托風光優勢——酒泉
(三)依托產業集群——廣州
(四)依托示范項目——大連
(五)依托人才優勢——長沙
六、新型儲能產業城市發展建議
(一)做好整體規劃,完善政府配套政策
(二)加強要素保障,發揮資源稟賦優勢
(三)強化園區布局,加快項目投資促進
(四)實現精準招商,優化產業營商環境
(五)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財政資金支持
查看更多報告請點擊: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年度白皮書
【聯合發布單位】
EVTank:全球領先的專注于電動汽車及其相關產業鏈研究的權威第三方機構,為所有利益相關者、生產商、購買商、供應商、投資者、銀行、政府提供獨立而權威的專業研究服務。
伊維經濟研究院:在國家主管部門支持下依法設立的一家專注于新興產業領域研究和咨詢的第三方智庫,研究院下設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節能環保產業研究中心、電子信息產業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產業研究研究中心、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研究中心等專業研究中心。研究院主要服務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產業規劃、招商服務、市場調研、行業研究、企業管理咨詢、投融資咨詢、可行性研究等專業服務。研究院總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重慶等地方設有分支機構。
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獨立研究機構,總部位于北京,專注于新能源電池產業鏈的研究和咨詢服務、大數據研發,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權威、獨立和專業的第三方行業研究報告和數據。
聯系下方工作人員可免費領取《中國新型儲能產業特色城市十強研究報告(2023年)》全文:
18910778962/耿女士 17685898640/宋先生 17863967037/王先生